注册

4月“中国好人榜”发布 10名河南好人上榜


来源:东方今报

原标题:4月“中国好人榜”发布 10名河南好人上榜4月29日,中央文明办发布4月中国好人榜,共有105位身边好人光荣上榜,10位河南人位列其中。千里救援传递爱心的“

原标题:4月“中国好人榜”发布 10名河南好人上榜

4月29日,中央文明办发布4月中国好人榜,共有105位身边好人光荣上榜,10位河南人位列其中。

千里救援传递爱心的“熊猫血”志愿者邢卫环,11年资助6名孩子上学读书的栏目主编丹新雪,创办公益团队,捐资助学关爱老人援建贫困村的三兄弟陈家济、陈家水、陈家勇被评为助人为乐好人。靠信誉赢得市场,用热心助弱扶困的刘全新被评为诚实守信好人。带领社区攻坚脱贫、带出社区文明新风尚的好支书陈来胜,扎根脱贫一线,带领山村百姓脱贫致富的退休干部徐光被评为敬业奉献好人。伺候多病公婆30多年、精心照料聋哑二伯哥的刘爱莲,无怨无悔照顾卧床妻子15年的好丈夫胡中奇被评为孝老爱亲好人。

邢卫环是河南省安阳市幸福渠管理处处长助理、处党支部宣传委员。十几年前,在意外获知自己的血型是极其罕见的“熊猫血”时,邢卫环主动将个人信息登记到安阳市血站稀有血型档案,并走上无偿献血之路。由于平时血站不允许稀有的RH阴性“熊猫血”献血者献血,他的献血总量不是很多,但他却随时保持待命的状态。“血站一来电话就说明有人需要等血救命了,我责无旁贷地要立即赶往献血。”多年来,邢卫环累计献血总量达到1000毫升。

丹新雪是河南省南阳电视台“魅力南阳行”栏目主编。11年来,丹新雪争当“代理妈妈”,资助6名孩子上学读书,累计向贫困家庭捐赠款物10万余元,她还以南阳电视台大型公益栏目《魅力南阳行》制片人的身份,积极联系、协调、宣传、呼吁、组织全市公益爱心力量合力奉献爱心,开展“金秋助学”、“同心助力脱贫攻坚”等慈善活动100余场次,累计捐助款物200余万元,受惠困难家庭近千家,帮助困难学生、群众近万人。在丹新雪的带动下,她的家人、亲戚、朋友纷纷投身公益事业;她不仅自己热心投身公益,而且广泛发动一切可以发动的“资源”,大家齐心协力共同为救助贫困家庭、为贫困人口脱贫攻坚增砖添瓦。

陈家济、陈家水、陈家勇是亲兄弟。早在1999年,陈氏三兄弟在温州市泰顺县就有自己的实业,并成立了“泰顺壹家人”公益团,弘扬慈善,扶弱济贫。

为更好地开展公益事业,2016年3月,三兄弟在太康成立“太康壹家人”公益团。3年来,三兄弟带领公益团累计开展文明交通、慰问敬老院老人、为学生赠送校服等公益活动200余次,资助孤寡老人、困境儿童600多人,累计捐赠资金250多万元。在脱贫攻坚阶段,陈家济三兄弟积极参与其中,在该县组织的“德行善捐”活动中,一次就捐赠20万元,为499户贫困户捐赠50多万元,大大改善了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

刘全新,兰考一言九鼎门厂、一言九鼎木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诚信是做人的根本,诚信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作为公司董事长的刘全新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2014年11月份,一场大雪把刘全新经营的兰考一言九鼎门厂厂房压塌,公司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近30家客户供货成为了难题。为了信守对客户的承诺,他及时跟客户沟通,并安排工人四处找人为客户筹集货物,最终把货物凑齐交到了客户手中,可他却欠了一屁股的债。即使这样,刘全新也没有气馁,他积极带领公司员工攻坚克难。由于良好的市场信誉,刘全新仅用五年的时间,不仅还清公司全部欠款,还向贫困群众捐助各类善款63万元。

2009年,刘全新返乡创业。2015年以来,刘全新安排农民工860余人次,安置贫困户270余户,投入帮扶资金68万元,带动123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陈来胜,河南省新乡县翟坡镇朝阳社区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2008年,陈来胜临危受命,放弃了年利润近20万的公司,毅然回到村里担任党支部书记。任职初,他硬起手腕从党建工作抓起,规范了组织生活。同时,他把社区特有的村情民态与村民代表提案制相结合,倡导成立了“社区居民政治协商小组”,实施党员联系户和社区居民代表联系户制度,充分发挥基层群众的智慧,用群众习惯的方式来解决群众身边的问题,保障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逐步将村级各项工作推向深入。

一手抓制度建设,另一手他抓起了村集体经济建设。他积极带领村民发展集体经济,引进机械厂、振动厂、锁厂、电商等大小13家企业,村集体收入由原来的不足4万元,增加到现在的200余万元。为了解决村民的就业问题,他还四处奔波和周边企业谈合作,并与他们结成“合作共享单位”,这些企业优先招用村内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300多万元,现在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2.6万元。为了让村民们生活的更安逸更幸福,陈来胜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机遇,大力实施人美、环境美工程。东大阳这个昔日远近闻名的混乱村、贫困村,如今变成了县、乡知名的文明村、富裕村、明星村。

徐光,河南省淇县灵山办事处大石岩村第一书记。徐光是一个副师级军队转业干部,一直在河南省质监部门担任领导职务,2013年退休后,他一直定居在郑州。2016年10月,他响应淇县县委“头雁回归”的号召,回到了太行山区幼年生活过的小山村,毅然担任了大岩村第一书记。回乡的第一天起,他就在心里发誓,把荒山变成宝山,把山区变成景区,把老百姓面前的穷路变成富路。

徐光提出了发展思路,利用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建好基础设施;结合自身林果业和山区土特产优势,利用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争取高效农业综合开发特色种植;利用人文地理优势和优越的山水资源,自己动手开发旅游景点,边开发边挣钱。

为了更好地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徐光将村里的老党员、老军人、老干部、老模范、老教师、老家长、老骨干召集起来,成立了“七老”活动小组。在“七老”之一的申怀林建议下,他们爬过高山陡坡,穿过丛生荆棘,三上山头,把13面鲜红的五星红旗插遍了大石岩村的大小山峰,树起了大石岩村民的精神高地和信仰标杆。

烈日酷暑,风雨无阻。每天早上不到5点,“修路大军”就扛着洋镐、撬棍、铁锤、钢砧等砌石筑路工具,背着锅、带着米面油盐上山,晚上将近10时才收工。

需要一年的工期,他们仅仅用了3个月;需要上百人的工程,他们仅仅用了30多人;需要投资几百万元的山路,他们仅仅用了几十万元……大石岩村多少年做不到的事变成了现实:第一个景区建成了,一条条道路修通了,一家家宾馆营业了。一个精神焕发的村庄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刘爱莲是河南省遂平县和兴镇大刘庄村村民。刘爱莲的公公去世早,婆婆年老多病,刘爱莲在悉心照料婆婆的同时,还要照顾聋哑憨呆的二伯哥。2016年,二伯哥韩二坤晾衣服时不慎摔伤了双腿,由于严重骨折,韩二坤只能扶着凳椅挪动才能行走,即便这样,刘爱莲仍是一日三餐,端茶端饭悉心照料。2018年11月,刘爱莲的大儿子突发心梗离开人世,刘爱莲不断劝慰儿媳妇,并与她一起照顾年幼的孙子,以顽强的毅力和无上的大爱撑起了家里的一片天。

胡中奇,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人和路街道王胡砦社区居民。老伴儿患病33年,卧床15年,胡中奇一直悉心照顾她,从不放弃。

1986年夏季的一天,贾琴妞手指得了类风湿,后来病情加重,全身骨头变了形,关节肿大,行动不便。但要强的她并不休息,一边吃药治病,一边拖着病腿去田里干活。直到2004年的一天,贾琴妞去卫生间时不小心摔倒在地,彻底卧床不起。从那时起,15年来,为了给妻子看病,胡中奇骑着借来的三轮车带着妻子,往返于郑州各个医院,中医、西医。自从贾琴妞病倒,胡中奇就挑起了家里所有家务,帮妻子吃饭、喂水、上厕所、打扫卫生。每天做好饭后,他用汤匙一口一口喂给躺在床上的妻子,流食偶尔顺着妻子的嘴角淌下来,他赶忙用毛巾擦干净再继续喂;吃过饭再给妻子捶捶后背;妻子睡着了帮她轻轻地掖掖被角……从妻子生病卧床,给她按摩、擦身、喂饭、抱着去厕所就成了胡中奇每天生活的必修课。

问起心愿是什么,胡中奇说他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自己健健康康的,这样才能照顾妻子久一点。65岁的胡中奇,虽不善言辞,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与妻子贾琴妞不离不弃、相互扶持、相互支撑的意义。(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记者王姝/文图)

[责任编辑:赵胜男]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今日看点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