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为你解读内乡县衙——三省堂


来源:凤凰网河南综合

三省堂:三省堂也是知县的三堂,这里的“三省”取自《论语·学而篇》中“吾日三省吾身”,意思是每天要多次反省自己。三堂是知县正常办公议政、接待上级官员的地方,也有一些涉及机密、隐私、不宜公开的案件在三堂审理,但不是我们常说的“三堂会审”。所谓的三堂会审是指特别复杂的重大疑难案件,由中央的三法司,即刑部、大理寺、督察院三家司法长官同堂会审,被称为“三堂会审”。

三省堂:三省堂也是知县的三堂,这里的“三省”取自《论语·学而篇》中“吾日三省吾身”,意思是每天要多次反省自己。三堂是知县正常办公议政、接待上级官员的地方,也有一些涉及机密、隐私、不宜公开的案件在三堂审理,但不是我们常说的“三堂会审”。所谓的三堂会审是指特别复杂的重大疑难案件,由中央的三法司,即刑部、大理寺、督察院三家司法长官同堂会审,被称为“三堂会审”。

内乡县衙所悬挂的匾额、楹联以其语言精练、寓意深刻、书法隽秀而令人赞不绝口,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三省堂前的楹联,上联是:“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下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这副对联最大的特点就是词藻不华丽、语言质朴,但是寓意深刻。上联的核心是要正确对待百姓,尊崇“民为贵”;下联的核心是要正确对待当官者,正确对待自己,要淡化“官本位”。此联所阐述的官与民、得与失、荣与辱的辩证关系受到党政领导、专家学者和广大游客的一致好评。据考证,此联是清康熙十九年即公元1680年,内乡知县高以永所撰。高以永,浙江嘉兴人,清康熙十九年调任内乡知县,当时正值清初战乱之后,内乡百姓因躲避战乱,纷纷背井离乡,庄稼荒芜、经济萧条。高以永忧心忡忡,自感责任重大,夜不能寐,秉烛研墨,便写下了三省堂前的这副楹联,表现了高以永轻个人荣辱得失,重一官职责,以民为本的思想。

三省堂正中悬挂着“清慎勤”三个大字的匾额。“清慎勤”是清代皇帝劝诫为官者的箴言,意在警戒为官者要清正廉洁,谨慎处事,勤于政务,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西侧是更衣室和休息室。更衣室是过去知县更换官服的地方,里面有一个清代保存下来的洗盆架。这边休息室是过去知县临时午休的地方,里边有一架清代顶子床,这架床全部采用卯榫结构,没有用一颗钉子,而且上面精美的花纹都是纯手工雕刻,通过浮雕、透雕等手法雕刻出富有吉祥寓意的精美图案。

三省堂东侧是知县的会客室,现在是内乡县衙的微缩模型展。三省堂两侧分别是东花厅和西花厅,东花厅是过去知县和家眷们饮食起居的地方,西花厅旧时是知县的子女们居住的地方,现在里面是蜡像展览。三省堂后面是后花园。从这个微缩模型上,可以看到内乡县衙的建筑布局具有几个特点:首先是坐北面南,俗话说“天下衙门朝南开”,旧时的县衙都是坐北面南的;第二点,以中轴线为中心,两边的建筑基本对称,这也符合中国传统的中庸之道;第三点,左文右武,这一点从六房的分布可以看到,左边吏户礼,右边兵刑工;第四点是前堂后宅,大堂二堂都与升堂审案有关,后面这一部分则是住宅,北京故宫也是前朝后寝的特点;最后一点就是监狱居南。这些特点都符合明清各级衙门的建筑规制,因此,内乡县衙被专家誉为“神州大地绝无仅有的历史标本”,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其实在清代,像这样规模的县衙应该有1591座,但是只有内乡县衙如此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原因是多方面的:新中国成立前,民国政府就在这里办公,新中国成立后,从1948年到1968年20年期间,内乡县委、县政府八大局都在此办公,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县革委会也在此办公,1984年对外开放以来,在历届内乡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下,对前面的部分建筑也进行了修复,所以内乡县衙才得以如此完整地保存和开发。(供稿:岳立、王勇)

[责任编辑:田园]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今日看点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