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当化工集团遇上茶叶会产生什么化学反应


来源:凤凰网河南综合

中国天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天化工”,00362.HK,)日前宣称将更名为“信阳毛尖集团有限公司”。在此之前,这家化工类上市公司收购了信阳毛尖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阳毛尖国际控股”)的全部股份。后者拥有河南信阳毛尖集团的中国线上业务以及海外地区销售权。

上周末,茶行业人士被一则消息搞得“头晕”:

中国天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天化工”,00362.HK,)日前宣称将更名为“信阳毛尖集团有限公司”。在此之前,这家化工类上市公司收购了信阳毛尖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阳毛尖国际控股”)的全部股份。后者拥有河南信阳毛尖集团的中国线上业务以及海外地区销售权。

大家头晕是搞不懂这个化工集团能与茶叶发生什么化学反应。

“信阳毛尖”再一次成为行业关注的热点。因为近几年大家都在默默关注“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信阳毛尖”的命运。如今种种迹象表明,河南信阳毛尖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南信阳毛尖集团”)正在逐步向资本市场靠拢。

“信阳毛尖”与“河南信阳毛尖集团”

实际上,人们常说的“信阳毛尖”指的是一个类品牌,而“河南信阳毛尖集团”则只是信阳毛尖茶产业众多企业中的一家。但作为被寄予厚望的龙头企业,它的兴衰得失无一不牵动着“信阳毛尖”这个产业。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在2001年,信阳茶叶协会针对“信阳毛尖”进行商标保护。目前,该商标归信阳茶叶协会所有。作为公共品牌资源,信阳毛尖是信阳的一张名片。信阳市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透露,“信阳毛尖”位列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第二位,品牌价值63.5亿元。

也正因为此,每当企业更名涉及“信阳毛尖”四个字,总会引发不少争议。

不过,信阳市政府对此次更名以及双方联手的态度并不难揣测。在中国天化工宣布更名的发布会上,信阳市委秘书长谢天学出席并公开表示,鼓励支持信阳毛尖集团走资本化、国际化的道路。

“信阳毛尖”的上市梦

事实上,“信阳毛尖”一直在寻找通过组建企业实现上市的机会。

2012年,信阳五云茶叶集团更名河南信阳毛尖集团,曾引起争议。信阳市相关部门还召开一次更名专家论证会,所得结论为一致可行。虽说当地茶企怨言颇多,但河南信阳毛尖集团顺利成立。因为彼时的河南信阳毛尖集团是承担着上市使命诞生的。

据了解,2010年,河南省公布的“首发上市重点后备企业名单”中,当时的信阳五云茶叶集团(河南信阳毛尖集团前身)是其中唯一一家茶叶类企业。信阳市政府曾出台文件,全方面支持五云茶叶集团上市,并在各项政策和项目上给予重点支持。

上市路为何太坎坷?

遗憾的是,自2012年信阳五云茶叶集团更名河南信阳毛尖集团后的,企业发展并不理想,致使上市梦想越来越遥远。

今年3月,媒体一篇《信阳毛尖集团深陷债务泥潭》的报道披露该集团面临困境,已连续27次被茶农等告上法庭。法人代表因未履行法院判决,已经11次被多家法院列入失信人名单。

从媒体披露的问题看,河南信阳毛尖集团深陷债务泥潭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重大失误:一是企业疯狂扩张,导致成本过高,作为农业企业,茶叶的利润根本支撑不起这样的“发展蓝图”。

2012年,信阳毛尖集团经过一系列包装,开始爆发式扩张。在北京、武汉、广州、上海等地开设分公司。2014年,陆续在沈阳、济南、石家庄开设子公司或关联公司。

信阳毛尖集团在高歌猛进时宣布“千城万店”计划,拟在“十二五”期间在全国乃至全世界1000个城市建1万家店面,发展加盟商10万家。

然而据一位信阳毛尖集团高管透露,新建一个店面至少投资上百万元,且短期内难以盈利。实际全国仅开设60多家店。在多个城市开设的龙潭会所,大都经营惨淡,其中郑州龙潭会最终以亏损2900万元收场。

第二,河南信阳毛尖集团在市场战略上也出现偏差。作为大众日常消费品,茶叶的主体产品和目标消费对象主要是大众市场。然而河南信阳毛尖集团一厢情愿选择了高端市场。彼时,信阳毛尖旗下的龙潭茶叶坚持走高端产品路线。一款名为“大器”的毛尖,40克一盒,售价高达1万多元。

2012年中央出台八项规定,政商高端茶产品鲜有人问津,高端市场哀鸿遍野。据透露,信阳毛尖集团其后也曾试水电商业务,但每年仅有十几万元的销售额,不可能解决根本问题。

另外,企业内部的管理,显然也存在各种问题。种种问题之下,肩负着上市重任的河南信阳毛尖集团多年发展下来,反而与最初的目标越来越远。

中国天化工集团能否带来转机?

此次中国天化工联手河南信阳毛尖集团,对目前运营困难的河南信阳毛尖集团会带来决定性影响吗?

7月13日,中国天化工召开新闻发布会称,公司将更名为“信阳毛尖集团有限公司”。缘由是中国茶业务将成为集团未来主要收入及利润来源之一。在今年1月份,中国天化工全资附属企业已向卖方Dragon Wise Group Limited提出,收购其全资附属公司Xinyang Maojian International Holding Limited(即“信阳毛尖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全部股份。其中,中国天化工以每股0.39港元的价格,向卖方发行8580万港元(共2.2亿股)普通股,用于收购信阳毛尖国际控股100%的股权。完成收购后,中国天化工更名为“信阳毛尖集团有限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信阳毛尖国际控股与河南信阳毛尖集团并无股权关系。相关媒体梳理上述公司股权结构了解到,信阳毛尖国际控股的股东为沙涛和莫灿霖,分别持有55%和45%的股权。与此同时,沙涛为河南信阳毛尖集团的实际控制人,后者的股权结构中并未出现信阳毛尖国际控股的身影。也就是说,信阳毛尖国际控股同河南信阳毛尖集团虽无股权交叉,但双方的实际控制人均为沙涛。

结合中国天化工的此次更名,业内纷纷解读,河南信阳毛尖集团或将借壳上市。

在中国天化工上述收购完成后,沙涛将成为中国天化工的执行董事。其持有55%股权的Dragon Wise Group Limited,将成中国天化工主要股东,并拥有中国天化工已发行股本约16.54%。经济学家宋清辉分析:“河南信阳毛尖集团暂未将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此时下结论有点草率……不过,沙涛作为两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将河南信阳毛尖集团的资产注入信阳毛尖国际控股或中国天化工,应该不难实现。”

媒体人士还注意到,在上述收购中还涉及业绩承诺。收购协议提到,到2019年6月30日,Dragon Wise Group Limited及全资附属公司信阳毛尖国际控股保证,公司净利润将不少于800万元人民币。此外,其向中国天化工拿出800万元作为完成业绩承诺的担保。如果实际盈利没有达到目标盈利,中国天化工将从800万元担保金中扣除。

中国天化工集团是谁?

据媒体披露:更名为“信阳毛尖集团有限公司”的中国天化工,也在经历亏损的煎熬。

资料显示,中国天化工集团是一家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并在百慕大存续的有限公司,于2001年在香港上市。公司主要业务是从事煤相关的化工产品等。根据其历年财报显示,中国天化工已经连续5年亏损。2012至2016财年,中国天化工分别亏损4.06亿元、3.25亿元、5.91亿元、2.98亿元、5.08亿元。

一面是多年谋求上市未果的地方茶叶集团,一面是业绩持续低迷寻求突围的化工类上市公司,两者牵手能否如愿续写资本故事?

借助中国天化工此次更名,显然可以把茶叶品牌当做资本运作的筹码。但一家化工企业转为名茶品牌,这个转变能顺利实现吗?(综合信息来源于茶周刊)

[责任编辑:马敏]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今日看点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