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河南 > 文化

眼镜曾是罕有的奢侈品 皇室贵族们的爱物


来源:羊城晚报

原标题:古董眼镜, 珍藏多少逸事趣闻在收藏界,有一个门类相当冷门,这就是古董眼镜。收藏的人不多,能称得上行家的,更是少之又少。一般人玩收藏,除了被器物所蕴含的文化历史、美学价值所吸引而藏之、赏之,还会

原标题:古董眼镜, 珍藏多少逸事趣闻

第一代光学玻璃制造的太阳镜片

在收藏界,有一个门类相当冷门,这就是古董眼镜。收藏的人不多,能称得上行家的,更是少之又少。

一般人玩收藏,除了被器物所蕴含的文化历史、美学价值所吸引而藏之、赏之,还会出于投资升值的考虑。而古董眼镜即使是旧藏,在拍卖市场价值也并不算太高。吸引藏家的,更多是它背后的历史价值和动人故事。

早期的眼镜为什么是罕有的奢侈品?其材质与现代有何不同?小小的眼镜里藏着哪些曲折故事?在国内眼镜收藏圈子里颇为有名的广州资深藏家洪迪,二十多年来收藏古董眼镜上千副,从他的藏品,可以一窥眼镜发展的有趣历史。

1.眼镜的起源:“佳名传叆叇,雅制出欧罗。”

关于眼镜的起源考证甚多。最原始的眼镜起源于透镜,也就是现在说的放大镜,中国最古老的“眼镜”是水晶或透明矿物质制作的圆形单片镜,但普遍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眼镜诞生于欧洲,后传入中国。

1268年英国哲学家、科学家、炼金术士罗杰·培根在他的《大著作》一书中记载,他用水晶或玻璃制成用于放大的凸透镜“读书石”,帮助年老的修道士乃至教皇阅读圣经。到了12世纪末期,意大利能工巧匠在凸镜的基础上,发明了可以调节屈光度以矫正视力的眼镜。技艺精湛的水晶和玻璃工匠们开始了批量的制作。

1451年德国人尼古拉·库萨发现了凹透镜的好处在近视的治疗,制造出近视眼镜。库萨被称为文艺复兴时期最早的“现代”哲学家之一。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14世纪-16世纪),也是眼镜手工制作的黄金时期,制作精巧的手工眼镜传遍了整个欧洲。那时候的欧洲人,把眼镜看做区分身份高低的装饰品。

而中国最早的有关眼镜的记载,见于南末末年赵希鹄所撰写《洞天清录》:“老人不便细书,用黢谜掩目则明,元人小说言叆叇出西域。” 据载,眼镜传入西域,最早名为uwainat(阿拉伯文),后传入中国,音译为“叆叇”。

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所藏的明人绘画《南都繁会景物图卷》中,有观看杂耍把戏的闹市场面,其中一位老者戴一副眼镜,坐在挂有“兑换金珠”招牌的金店门口。这副夹在鼻梁上的夹鼻镜,是最早出现在中国绘画中的“眼镜”。

到了康熙、雍正和乾隆年间,眼镜是皇室贵族的稀罕物事。乾隆五十六年,乾隆亲自以眼镜为题,为大考翰林命题,来自江苏的阮元作《叆叇》一诗:“引镜能明眼,玻璃拭试磨。佳名传叆叇,雅制出欧罗……”清嘉庆年间眼镜越来越普遍,到了宣统皇帝溥仪时,眼镜在富有阶层中已经很普及了,身为皇帝的溥仪便终生与眼镜寸步不离。

2.眼镜曾是身份的代表

图① 圆形的铜框眼镜年代久远

在眼镜藏家洪迪的收藏中,最古老的眼镜年份约为1600年,那是一副圆形的铜框眼镜,那时眼镜腿还未出现,但眼镜的整体做工却细致精美,显示了高超的手工制作水平。

“最早的眼镜并不是现在的模样,它是没有镜腿的,用透明的水晶石、萤石等矿石磨成透镜,在透镜上做出框架,安上手柄,或安在手杖上。后来眼镜是用绳子系于胸前,逐步又发展成长柄眼镜、长柄双眼镜和夹鼻眼镜。” 洪迪介绍,在明朝,眼镜极为珍贵,需要一匹良马才可换得,相当于现代的一辆豪车了。

图② 手持式眼镜由珍贵的玳瑁制成镜筒

这段眼镜的演变历史,在他的藏品中也能找到有趣的佐证。其中一件藏品为手持式的眼镜,由珍贵的玳瑁制成镜筒,纯银与玳瑁制成的手柄分量十足,水晶镜片打磨得十分精细。可以想象,它的主人当年是如何地将它优雅地放在眼前,看清了这个繁华世界。

眼镜最后得以平稳地架在鼻子上,要感谢英国伦敦的眼镜师爱德华·斯凯莱特,1727年,他用金属制作了可折叠的眼镜腿,让眼镜的携带更加方便。从此眼镜的形状就基本固定了下来。眼镜框后来不断发展,由繁变简,由粗糙到精巧,材质造型也越来越丰富。

“19世纪上半叶之前,眼镜可不像现在这么廉价,一副眼镜是要戴一辈子的。早期的镜架都是由手工打造,材料有玳瑁、牛角、铜、金等等,镜片采用水晶石、萤石等制成,材料稀少,只有贵族或有钱人才能用得起。到1885年德国的卡尔·蔡司等人发明了光学玻璃,那时候的手工打磨玻璃也是十分精巧昂贵。” 这一时期的古董眼镜在洪迪收藏中占去了相当大的比例,体现了当时匠人的用心与工艺。

图③ 镜腿后端采用合金制作,十分柔韧

其中一件藏品约为1910年至1930年的出品,镜框和镜腿前端是玳瑁材质,防止皮肤过敏,贴着耳朵的部分运用了发条弹簧的原理,采用密度很高的合金制作,细细的金属镜腿柔韧而弹性十足,可以轻巧地挂在耳朵上。如此富有匠心的设计,放在今天也依然是一件工艺精品。

3.收藏的意义在于读懂背后的故事

受访嘉宾:洪迪

资深古董眼镜藏家

从二十多年前收藏眼镜至今,洪迪收藏颇丰,藏品差不多贯穿了眼镜发展的历史,与别的门类不同,古董眼镜收藏圈子相当窄,升值空间也不大,但他却乐此不疲。“乐藏的乐趣和意义就在于,每一副眼镜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读懂它就了解了一段历史。”

不久前,在英国的一次拍卖中,名人丘吉尔佩戴过的眼镜被公开拍卖,洪迪也参与了拍卖,最后丘吉尔的眼镜被香港著名古董眼镜收藏家、溥仪眼镜的掌门人邱子杰拍得,折合人民币十多万元。

有名人背书的眼镜因为背后的故事,通常能在拍卖场上以较高的价格成交,而一般的古董眼镜有什么收藏渠道呢?

“眼镜的收藏渠道除了拍卖行外,还有国外的跳蚤市场、国内的古董旧货街、天光墟、眼镜同好交换等,当然还包括一些特别的馈赠。”洪迪的藏品上有一副特别的眼镜,来自国内第一代留洋的一位老学者的珍藏。眼镜的特别之处,在于左眼特别打造成放大镜,右眼则是普通的镜片,这样人性化的设计,便于主人平日作科学研究时使用。从这一副副古董眼镜,折射出当时的审美趋向与工艺水平,从眼镜背后的故事,解读当时的历史文化现况——这就是收藏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目前洪迪的愿望,是将他的藏品与资料再作整理,建立一个眼镜博物馆,让更多的人通过古董眼镜,读懂这一段有趣的历史,认识手工制作的价值与韵味所在。(作者:施沛霖图/施沛霖受访者提供)

[责任编辑:马敏]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今日看点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