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期货业“非标”路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虽然非标准化的场外业务,如今已经成为行业寻求增量的突破口,但是仍面临着一些问题。

原标题:期货业“非标”路

导读:虽然非标准化的场外业务,如今已经成为行业寻求增量的突破口,但是仍面临着一些问题。

“上半年做黑色系,下半年做场外业务。”谈及行业的创新,华南一家期货公司高管1月29日如此形容称。

在经纪业务增量有限,资管业务进入规范发展的背景下,各家公司开始集中转做场外衍生品业务。而与场内的标准化合约交易不同,场外业务多为期货公司根据客户风险管理需求“量身订制”。

来自中期协的一组数据,显示出了这类“非标”业务的火热程度。国内场外业务2015年名义资本金为50亿,2016年达到150亿,2017年预计达到2500亿以上。

“之前场外业务也在做,但是并不算赚钱。从2017年开始,部分期货公司场外业务规模出现了数十倍的增长,规模起来了,盈利能力也就上去了。”郑州一位期货营业部经理1月30日指出。

不过,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解到,当前场外业务仍面临着依赖交易所或政府补贴,以及核心高端人才缺乏、业务高度集中在少数几家公司等问题。

业务“变局”

几乎所有的通道机构,都面临着“靠天吃饭”的窘境,公司经营与市场行情的大小、成交量的高低直接相关,期货公司也不例外。

前述高管更是直言,“未来经纪业务仍然是主导,没有了经纪业务,其他衍生的业务就没有了触角和根本。”

不过,从行业数据上看,却已经反出了期货经营机构的一些积极变化。

据方正中期统计,2017年,中国期货期权市场累计成交量为30.76亿手,累计成交额为187.89万亿元,同比下降25.66%和3.95%。

除了成交量外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市场保证金存量也有小幅回落。截至2017年11月,全市场期末客户权益4178.88亿元,同比下降了9.26%。

按照以往经验,成交量、保证金的下滑,势必会对经纪业务占大头的期货公司业绩带来冲击。

然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利润和手续费收入却不降反增。同期,全行业实现73.49亿元的利润,反而增长了24.82%。

行业龙头永安期货(833840.OC)也预计,2017年营收和利润将同比增长42.43%和46.11%。缘何会出现这种逆市增长?其中关键在于,行业创新业务的突围。

“总体来看,当前期货公司业务主要分三大块,分别为传统的牌照业务、资管业务和风险管理业务。”前述期货公司高管表示。

据他介绍,2015年资管业务发展到顶峰,但是随着监管趋严,资管产品规模扩张受到了一定冲击。

至2017年10月末,期货公司运行的资管产品数量,由2016年年末的3644只减少到了2938只,产品规模从2016年年末的2791.71亿元减少到了2408.57亿元。

“2017年,结构化的产品都停掉了,新发的产品都是主动管理型的产品,要求投资者必须要有相应的风险承担意识。”银河期货人士1月29日介绍称。

即便如此,整个行业也顺利完成了过渡,并实现了资管业务收入和利润的双增长。

此外,占比较小的国际业务,曾经因为国内期指受限小幅升温。彼时,部分国内投资者借道期货公司的下属香港子公司,进行新加坡A50股指期货交易,但是总体影响相对有限。

相比之下,融入了仓单交易、基差交易和场外期权的场外业务却适时迎来爆发。

2017年1至10月,仓单购销、仓单约定购回交易额同比分别上涨23%和109%,这也带动了期货交割额的攀升,同时场外商品衍生品新增名义本金更是同比增长1624%,至2028.25亿元。

“另类”非标

与场内标准化合约交易不同,场外业务形式要更为灵活。

“就是根据客户的需求,利用现有的基础工具进行组合,从而设计出能够帮助企业规避风险的产品”,前述银河期货人士介绍称。

据他介绍,即使是两家公司设计的产品,各项标准、报价也都不一样,相当于是一对一的服务,这不同于场内交易的标准化合约。

此前,在讲对冲风险时,只有套期保值一种形式,如今通过场外业务则可以利用多种金融工具对冲风险,“也可以说,有了风险管理子公司后,期货公司也更偏重于做产融结合,服务于实体经济。”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得的一份产品要素表显示,包含了合约标的、期权类型,以及合约时限、合约乘数和行权价格等一系列标准。

以期权权利金为例,1个月期为合约价值的3.4%,其余不同时限的权利金标准也各不相同。

同时,该要素表还详细划定了赔付规则,如“某合约跌幅不超过15%时,全额赔偿价差”,“当跌幅超过15%时,按照15%期初价格赔偿”,并规定“到期前,双方可以通过协商并支付费用后,提前结束当期项目。”

前述银河期货人士介绍称,通过这种方式,期货公司可以为客户设计出比较复杂的衍生品,比如客户在同风险管理子公司达成交易后,风险管理子公司还可以将这部分风险敞口,通过香港子公司拿到国际市场对冲,“相当于把风险锁得死死的。”

“从国际市场经验来看,场内市场是一个标准的市场,标准的市场与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之间的矛盾带来了更多个性化的诉求”,宏源期货董事长王化栋近期公开指出,所以,要求金融机构利用工具和资源形成个性化产品,来帮助客户对冲风险。

正是对这种非标准化的避险产品的需求,推动了场外期权市场的快速发展。

不过,前述华东期货公司高管则给出了另一种说法,“防范金融风险、降杠杆仍是市场的主旋律,期货公司传统业务增量有限,想要寻求突破必然要依赖于创新业务,而场外期权又是发展最为确定的。”

实际上,由于与实体经济契合得更为紧密,场外业务也获得了监管层的明确支持。

证监会在对人大会议建议答复时曾表示,积极支持郑商所研发上市各类符合实体经济需求的期货和期权等衍生品,稳步推进场外业务,实现场内场外市场协调发展。

补贴与市场化

虽然非标准化的场外业务,如今已经成为行业寻求增量的突破口,但是仍面临着一些问题。

“此前权利金成本比较高,很多人都不愿意参与进来,直到交易所、各地政府开始给予补贴,情况才有所改观。”前述营业部经理介绍称。

中大期货副总经理景川1月30日则指出,场外期权的核心就是定制,但是现在定制主要还是在交易所的补贴的前提下进行的。如果取消补贴,单纯依靠期货公司的力量,场外业务很难会发展到如今这种程度,“这块业务还需真正走向市场化。”

由于产品“定制化”的特点,每个产品的补贴幅度不尽相同,有的补贴按照40%或60%执行,而有的地方政府则给予100%的补贴。

“成本包括了隐含波动率和时间两块,加上产品设计和操作的因素,这一块成本已经不容忽视。”景川介绍称。

另一方面,场外业务对人员专业性要求较高。

据前述营业部经理介绍,场外业务有点类似于投行,核心就是“保荐人”,剩下都是干活的,由“保荐人”负责与客户沟通并负责整个产品的设计、报价,“缺了这么一个角色,整个团队就搭建不起来。”

而在他看来,目前国内从业者普遍难以达到这种要求,业务出众的都是具备相关从业背景的海外回国人士,虽然也有公司准备砸重金“挖角”,但是想要招到合适的人员并不容易。

“场外业务在国外已经是很成熟、很普通的东西,但是国内毕竟刚刚起步不久。”该营业部经理表示,其中关键便在于风险控制,这涵盖了产品设计到后期操作等一系列环节。

于是,布局较早并具备一定产业资源的期货公司,占据了当前场外业务的绝大多数份额。

以排名第一的华泰期货为例,2017年12月时,公司场外期权规模便已超过1500亿元,这一数字是2016年的60倍,市场占有率超过60%。而南华期货、鲁证期货两家公司市场占有率合计也在20%左右。

另一方面,还涉及到一个公司内部利润分配和考核的问题。虽然场外业务,主体为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但是与各家企业交流最为密切的仍是各地营业部,很多场外业务客户本身就是营业部所属的产业投资者。

若将这部分场外业务的利润,划给风险管理子公司,营业部便处于“赔本赚吆喝”的状态,其积极性难免打折。(记者 董鹏

[责任编辑:马敏]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今日看点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