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河南5年逾577万人稳定脱贫 2.6万亿财政用于改善民生


来源:郑州日报

昨日上午,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在省人民会堂举行。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商务厅、省交通厅、省扶贫办等5个厅委办负责人和记者面对面,就河南发展、民生改善等问题畅所欲言。

原标题: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举行记者会省发改委等5部门负责人回应百姓关切

河南5年逾577万人稳定脱贫2.6万亿财政用于改善民生

昨日上午,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在省人民会堂举行。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商务厅、省交通厅、省扶贫办等5个厅委办负责人和记者面对面,就河南发展、民生改善等问题畅所欲言。

自贸区建设河南做了哪些工作?多式联运如何解决最后一公里?2018年河南扶贫工作有啥新动作?改善民生财政有啥新举措等百姓关心、关注的热点话题一一得到回应。

今年33个县有望“脱贫摘帽”

问:目前,我省还剩多少人没有脱贫?今年脱贫攻坚工作有什么新动作?

省扶贫办主任史秉锐:从全国范围来讲,河南是扶贫任务较重的省份,扶贫攻坚战打响5年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省委、省政府组织带领广大干部群众,狠抓政策落实、责任落实、工作落实,在推动广大人民群众脱贫工作上,下了真功夫,成效显著,做到了“脱真贫,真脱贫”。加上去年的106.2万人,截至2017年年底,5年来,全省已实现577.7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5514个村子脱贫。

河南贫困人口基础大,是全国贫困人口超过200万以上的省份之一。国家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月15日,河南还有221万人尚未脱贫,总量排在全国第四位。贫困县方面,之前河南有53个贫困县,兰考、滑县脱贫之后,2017年又有4个,现在正在履行程序。还有33个国定贫困县和14个省定贫困县,3723个贫困村未脱贫。今年,河南有33个贫困县有望“脱贫摘帽”。

为实现这些目标,2018年,我省将在稳步推进脱贫进度的同时,在提高脱贫的质量上下功夫。一方面,将向4个深度贫困县和1235个深度贫困村发力,这也是聚焦深度贫困的主战场。第二方面,集中力量聚焦特困人群,在221万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和因残致贫加在一起超过70%。第三个方面,拿出更加有力的举措推动整体的脱贫攻坚工作。特别在产业扶贫、金融扶贫、交通扶贫、医疗卫生的健康扶贫和教育扶贫等。 第四个方面,要在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上下功夫。在2018年的脱贫攻坚工作中,不仅要抓好未脱贫群众的脱贫工作,还要抓好已脱贫群众和低收入人群的巩固和提升。激发内生动力,拧成一股绳共同向贫困宣战。

全力推动重点产业转型发展

问:我省推动转型发展攻坚的主要成效和2018年的主要考虑有哪些?

省发改委主任刘伟:去年,全省转型发展攻坚推进会议制定印发了“1+5”实施方案,包括《关于打好转型发展攻坚战的实施方案》和去产能、智能化改造、绿色化改造、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等5个专项方案,全省上下形成共同推进转型发展合力,主动性进一步加强,取得了积极成效。

转型发展一直在路上,2017年开局良好,今年,河南将持续发力,全力推动省定12个重点产业转型发展专项方案实施,动态调整、完善转型发展项目库,重点推进实施600个5亿元以上制造业和1000个服务业重大项目。同时,继续抓好“一去三改”,运用综合标准和市场化、法治化手段,继续推动煤炭、煤电等过剩产能退出,开展绿色制造试点示范;壮大引领型企业、平台、机构、人才团队等“四个一批”群体规模,力争在高新技术企业和高层次人才团队引进上有重大突破,实现8~10家国家级创新平台、10家以上高端新型研发机构落户河南。

另外,针对河南企业数偏低、成长偏慢,特别是大型企业相对比较少的实际情况,接下来,我省将分类建立企业培育清单,推进一批个体工商户发展成为中小企业,推进一批小微企业发展成为规模以上企业,推进一批企业成功上市,推进一批境外省外企业主体到河南注册独立的法人机构。

赴欧26国签证在郑就可办理

问:我省在郑州—卢森堡丝绸之路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有什么计划?

省发改委主任刘伟:目前,河南在推动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建设方面“撸起袖子加油干”,实现了“三大突破”。首先,在枢纽功能完善上实现了突破。开工建设郑州高铁南站,在全国建立了首个以机场为核心的多式联运数据交易服务平台,实现了郑州至温哥华和郑州至墨尔本两条洲际客运航线的定期开通,卢森堡货航周航班量加密至每周18班。

其次,在产业培育发展上实现了突破。推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获批成为全国第二家开展经营性租赁业务的区域,去年12月28日首单飞机租赁业务正式落地。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成为全球重要的智能终端产业制造基地,2017年智能手机产量超全球1/7,出口首次突破1亿台。推动第11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近期落地,加快建设上海合晶半导体单晶硅片项目,项目达产后将有效弥补我省“缺芯少屏”的产业不足。另外,在经贸人文交流上也实现了突破。成功举办首届河南—卢森堡“一带一路”经济合作论坛,为中卢双方及其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搭建了互利互惠的新平台。发起成立了母基金规模达200亿的中原丝路基金,已对飞机租赁、飞机维修基地、合资货航等项目建设开展重点支持。

另外,卢森堡飞行签证中心即将挂牌运营,今后,河南省及周边区域居民出行26个欧盟申根国家,将不需赴京申办签证,在郑州就可以办理,每年将节约数亿元成本。

对于未来工作计划,2018年河南将加快推进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建设,争取国家给予更多支持和关注,不断提升影响力和辐射力。加强与国家对口部委的衔接,争取在航线开辟、航权开放、合资公司批筹、签证便利化等领域给予更大支持。抓好“空中丝绸之路”专项规划落实,加快推进机场三期开工、客货运洲际航线开辟、签证便利业务常态化、冷链物流基地建设等一批重点工作任务取得重大突破。加快对外开放平台建设。统筹推进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和“三区一群”建设,进一步健全口岸体系,加快郑州进口药品口岸申建工作。

河南走在国家新设7个自贸区前列

问:河南自贸区挂牌运行以来,做了哪些工作?今年有何新措施?

省商务厅厅长焦锦淼:自去年4月1日挂牌以来,河南自贸试验区积极探索、先行先试,目前建设运行良好,走在了国家新设7个自贸试验区前列。截至去年底,河南自贸试验区新入驻企业23623家,注册资本3175.4亿元,其中外资企业139家,合同利用外资8.22亿美元,入区的国内外500强企业达到137家,带动了实际利用外资、进出口、财税收入的大幅增长。

目前,河南自贸区的顶层设计已基本完成,向各片区下放实施了第一批455项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省直及中央驻豫单位出台了41个配套文件481项支持措施,研究起草了河南自贸试验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政策措施。160项改革任务中,“多证合一”等53项任务已完成,“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102项任务正积极推进,其中,“国际物流通道建设”“多式联运发展”等近40项任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通过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三十五证合一”和“一址多照”“一照多址”等新模式,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加快推进。企业注册登记实现全程电子化,食品、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许可事项实现网上申报、受理、审批,可以在线实时查询及效能监察。积极推进政务服务“一次办妥”,企业在一个窗口提交一套材料即可办妥,提交材料压缩80%,政府审批服务时限缩短90%。

财政收支双双取得新突破

问:2017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如何发力助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财政部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省财政厅长王东伟:2017年,我省财政发展迈向新的台阶:我省财政收支双双取得了突破,财政总收入突破了5000亿元,支出突破了8000亿元;财政总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双双扭转了自2012年以来增幅下滑的趋势;财政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

去年,我省财政部门始终紧紧围绕中心,创新支持方式,服务大局,强化支持重点:

聚力脱贫攻坚,2017年,安排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57.8亿元,新增政府债券用于扶贫资金46.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4.7%、34.3%。

聚力国企改革,全面启动省属功能类、公益类企业改革,制定出资人权力和责任清单、两类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和薪酬管理暂行办法,安排资金77.9亿元。积极支持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确保省属企业剥离办社会职能提前一年半完成任务。

聚力环境治理,安排资金25.5亿元,支持大气、水污染防治等重点领域,成功争取郑州、开封、鹤壁、新乡4个城市纳入中央财政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三年获得中央财政奖补资金66亿元。

聚力转型攻坚,出台支持转型发展攻坚战20条财政政策,统筹资金96.6亿元,支持破解转型发展瓶颈制约。

五年来,我省财政用于民生的投入达到2.6万亿,年均增长12%,高于其他方面的财政增幅。其中,民生实事投入4595.6亿元,我省重点的民生工程和民生事项得到了较好的保障。

主要做了以下三项工作:

一、注重建机制,建立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机制,新增财力向民生领域倾斜,确保民生基本支出得到有力的保障。我省民生支出占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从2012年的72.3%提高至2017年的77.7%。同时,健全县级民生保障机制,梳理制定了14类28项民生保障实事。

二、着力补短板,集中有限的资金精准发力。在困难群体就业难、贫困群众看病难、家庭学生上学难、农村环境脏乱差等问题上办成了一批百姓关心的实事好事。

三、提升政策绩效,花钱必问效,使财政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关于债务风险,我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实施民生工程与财力可能相匹配。各市县各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强化风险防控,目前,全省的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同时,落实政府债务的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加大对违规融资行为的处罚问责等措施。

打通多式联运“最后一公里”

问:河南该如何破解多式联运难题?多式联运“最先和最后一公里”的瓶颈如何破解?

省交通厅长张琼:当前在多式联运中,所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协同衔接的时候不顺畅,多种运输方式的标准、规范不统一,这是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一个关键原因。举个例子,一批新鲜水果从中国台北到郑州,其中,飞机从中国台北到郑州大约需要两个半小时,再通过货车运输到郑州市区需要半个小时,到洛阳也就一个小时。但由于装备标准不统一,飞机在郑州机场落地后,货物无法直接转运到汽车上,需要重新进行拆包、装包、分拨、转运,这个过程大概需要花费4个小时才能完成,是飞机飞行时间和货车运输时间的总和,大大影响了运输效率,也增加了物流成本。如果航空和公路运输能够实现货物整体转运,可节约运输时间一半以上。

河南省地处中原,是全国货物转运的中枢。河南通则天下通。2017年,我省出台了专项方案。加快推进试点示范,河南省郑欧国际货运班列“‘一干三支’铁海公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空中丝绸之路空陆联运示范工程”和“服务自贸区战略构建中原米字形高铁物流网络铁公空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等3个项目入选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入选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同时,密集出台了支持政策,在全国率先推广危险品罐式集装箱运输,实行集装箱运输车辆通行费优惠政策。并且,突破装备瓶颈制约,正在研制航空集装器整板运输专用货车,彻底解决高板航空集装器不拆板运输问题。此外,加快信息平台建设,努力实现境内公路、铁路、海港等运输方式与国际航空、境外陆运等运输链的信息共享。交通运输部对我省多式联运取得的成效和形成的良好发展局面,给予充分肯定。

下一步,我省将从两个方面发力,全面加快多式联运发展。一是在硬件上,加快全省物流园区集疏运道路建设,畅通末端微循环,有效解决“最先和最后一公里”问题,让汽车直接进机场、进火车站,实现无缝衔接,以最短的距离来提高时间,减少耗时。同时,把物流园区和我们重要的铁路、机场、高铁连接起来。打通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进货出货的速度都提上来。

第二是软的方面下功夫,要在标准的器具、运输的单元上下功夫。这样使货车上下来的东西、火车上下来的东西直接放到汽车上运了就走。汽车上运来的东西要上火车的时候,也是不用拆包,不用装包直接装上就走。

总之,我们将抢抓机遇、创新发展,力争经过3至5年的努力,基本建成网络联通内外、运转顺畅高效、标准衔接协同、支撑保障有力的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和现代物流体系,把河南打造成全国货物流通最快最好的多式联运国际性物流中心。

多式联运是依托两种和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的一个有效衔接。当前在多式联运中,问题主要是协同衔接的时候不顺畅,多种运输方式的标准、规范不统一,很多先进技术没有能够使用得上,这是我们当前货物运输中,全国存在的一个主要的问题,这也是我们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一个最关键的原因。对此,2017年交通运输厅牵头,出台了专项方案。我们现在所做的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加强试点示范。

怎么解决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货运方面,我省将从两个方面发力,一个方面从硬环境上,力争做到以最短的距离来提高时间效率,减少耗时;另一方面,在软环境上,我们要在标准上下功夫。我们将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一起解决最后一公里和最先一公里的问题。(记者 李娜 张竞昳 李焱)

[责任编辑:马敏]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今日看点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