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广深科技走廊打造“中国硅谷”


来源:中国青年报

在广州国际生物岛上,金域医学检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60台质谱仪,全年365天无间歇地为几百万患者出具精准的检验报告。这只第三方医学检验行业的“独角兽”,开拓了医学检验诊断新市场。

原标题:广深科技走廊打造“中国硅谷” 穗莞深定位互补引入创新“最强大脑”

在广州国际生物岛上,金域医学检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60台质谱仪,全年365天无间歇地为几百万患者出具精准的检验报告。这只第三方医学检验行业的“独角兽”,开拓了医学检验诊断新市场。

在深圳湾创业广场,汇顶科技凭借活体指纹识别技术获得2017CES全球创新奖,成为中国人机交互和生物识别领域IC设计的“领头雁”,并为华为、小米等国产手机品牌的高端产品提供世界级的“中国芯”。

近年来,像金域检验、汇顶科技这样的科技创新企业,从广州、东莞、深圳快速崛起,迈入世界创新赛场。一条长达180公里的创新轴线——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横空出世”,连接穗莞深三地,让更多科技力量在珠三角积聚。

日前,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将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打造成中国“硅谷”,形成全国创新发展的重要一极。

打造“一廊十核多节点”

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北起广佛交界处,经广州主城区、东莞松山湖、深圳主城区,南至深圳大鹏新区,依托约180公里的高速、城轨等复合型交通要道,总覆盖面积达11836平方公里。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东岸的产业沿高速和轨道等轴向布局,在这一轴线区域上集聚了高科技企业、人才、技术、信息、资本等大量创新要素,初步形成了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雏形。

数据显示,广州、深圳和东莞三市的创新发展基础雄厚,三市的科技进步贡献率维持在60%以上,聚集了广东六成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华为、中兴、腾讯、华大基因、大疆创新等一批全球知名、行业领先的企业扎根于此。

在“一廊十核多节点”的空间布局中,“一廊”即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十核”是包括广州大学城-国际创新城、广州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广州中新知识城、广州科学城、东莞松山湖、东莞滨海湾新区、深圳空港新城、深圳高新区、深圳坂雪岗科技城、深圳国际生物谷在内的十大核心创新平台;“多节点”为覆盖广州、深圳、东莞三地具有一定创新基础、发挥示范效应、推动区域发展的37个创新节点。

据广东省住建厅副厅长郭壮狮介绍,“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对区域内创新资源集聚度、与城市功能和产业关系、与香港科技创新的协同等因素的分析,找出未来最有潜力的地区,通过高速和轨道等交通要道串联起来,划定了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范围。”

“三巨头”形成定位互补

在东莞,有“欧洲小镇”美誉的松山湖华为终端总部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这个“巨无霸”项目投产后,将吸引数以万计的高端人才。未来,华为手机产业链上下游的100多家企业将在此集聚,形成以手机等智能终端为龙头的产业生态圈。

扎实的制造业基础和良好的科研成果转化能力,被认为是东莞此番参与广深科创走廊建设的最大优势。中山大学教授林江认为,与广州、深圳的中心城市地位、龙头带动作用不同,东莞的功能和优势在于它是创新科研成果的“实验地”。

郭壮狮告诉记者,广州、深圳、东莞三市创新各具特点:广州高校、科研机构密布,科技基础研究能力强;深圳高新技术企业集中,产业创新能力强;东莞具有一批制造业企业,产业转化能力强。

但如何能使三市优势聚合叠加,形成“1+1+1>3”的合力?《规划》的一大突破,就是为广州、深圳和东莞明确了科技创新的产业定位,促进三地科技产业差异化特色发展和科技创新机制的合作互补。

按照《规划》,广州定位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创新中心城市和国际科技创新枢纽;深圳定位为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和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东莞定位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国家级粤港澳创新创业基地、华南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要让资源‘动’起来,主要在于发挥各城市现有的优势。”广州市科创委主任王桂林表示,如发挥深圳市科技金融资源丰富的优势,为沿线城市企业提供资本支持,也可以组建跨地区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为各类创新要素的流动提供服务。

建成国际一流科创中心

在2017年8月举行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院士高峰论坛上,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母公司广州无线电集团引进了迄今为止广州市国资系统人数最多、领域最广的9位院士团队。

广州无线电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兼海格通信董事长杨海洲表示,目前,海格通信拥有北斗导航领域国内领先的关键技术自主知识产权60多项,开发的北斗产品近百项。凭借这一支高端人才团队,海格通信将在机械电子工程、无线通信、卫星导航、无线网络安全、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卫星导航等相关细分领域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助力广州高端产业技术创新资源聚集。

相较于美国硅谷、波士顿地区等全球知名创新区域,不可否认,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一是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人才等高精尖创新资源不足;二是协同创新体制机制不健全,区域发展严重失衡;三是城乡环境品质仍有差距,对科技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还不够。”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杨军指出。

结合国家创新驱动发展“三步走”战略,《规划》提出了建设发展的“三步走”目标:第一步,到2020年科技产业创新能力领先全国;第二步,到2030年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第三步,到2050年建成国际一流的科技产业创新中心。

创新的实质是人才,如何为广深科技走廊引入“最强大脑”?郭壮狮介绍,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将着力推进人居环境建设改善,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比如,三地的空间联系将更加紧密。”郭壮狮说,广东正构建“三网两枢纽综合交通体系”,力争实现走廊内十大创新平台“10分钟进入高快速网,45分钟到达三市中心城区,60分钟通达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的目标。(记者 林洁 见习记者 张夺)

[责任编辑:马敏]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今日看点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