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河南 > 文化

大用之姜


来源:郑州日报

传说乾隆寿诞,宰相刘墉献上一桶生姜做寿礼。众官哗然,他却指着层叠如山的生姜,郎声诵道:“此谓一桶(统)姜(江)山!”如此凡物,这么一掰货,身价倍增。乾隆龙颜大悦,赏赐有加。

原标题:大用之姜

传说乾隆寿诞,宰相刘墉献上一桶生姜做寿礼。众官哗然,他却指着层叠如山的生姜,郎声诵道:“此谓一桶(统)姜(江)山!”如此凡物,这么一掰货,身价倍增。乾隆龙颜大悦,赏赐有加。

刘墉可是咬姜呷醋的高手!这姜字,古为“薑”,是田头墙角常种之物,故取“疆”的一半,加“艹”而成,疆土重物,真的和江山有关。称“姜”,取意姜太公封神罔封于己,玉皇大帝看不过去,封为管墙角之神,以疆御百邪,可堪大用!

姜有儒心。至圣先师孔子能够长寿,多因“不撤姜食,不多食”。后生朱熹解释:姜能通神明,去秽恶,夫子自然每餐必食;但不多食,贪食损心伤元气。古人教子,常念“果珍李柰,菜重芥姜”,可蔬可果,可和可药,利博人间,当然重用。御百邪、去秽恶、行中庸的儒心可鉴!学问深厚的王安石喜欢穿凿。有一次,他求教刘贡甫“不撤姜食”怎么回事,却得到了多吃姜损智商的答案。王安石一头雾水,后来才明白贡甫开他的玩笑。“请论去秽功,神明看明彻”,朱熹为姜“昭雪”:只对姜味损心、样子丑陋品头论足,却对通身的神明讳莫如深,谁能为姜平反昭雪?儒心本在,那份性灵,着实可爱!

姜有佛性。佛家认为,五辛让人心生贪执,唯姜能听避胜去荤,滋养皓气。这性温之物,扩张血管,畅通经络,逼走病菌、寒气,是出家人的尤物,所以,尊姜为菜中佛士。苏轼有一好友,钱塘净慈寺的一位和尚,“自云服生姜四十年,故不老耳”,八十多岁依然鹤发童颜。姜如救世主,让人脱离疾病苦楚,愈老弥坚,号称姜桂之性。姜花更有意味的白洁纯净,清香弥远。“白玉夜生香,空蒙月倚廊。寒塘闻笛赋,临水韵凄凉。无弦亦相和,往来庭前桑。太湖三万顷,月在波心藏。”月下姜花绽开,白玉般迷离,亦如万顷太湖波涛,容纳得下三千世界。善良本性,能见能闻,共感共行,如在眼前。

姜有仙骨。自古以来,楠梓姜桂皆为寿永之物。这姜,长于膏田沃野,吸收日月精华。姜苗敦实,如初生嫩芦,叶稍阔似竹叶。长成的叶子粗糙,轻抚如砂,但却盈盈的绿,仙风清奇。碧波滔滔的姜田里,肥硕辛甜的姜块像“良贾”,深藏若虚,仙骨超凡。“蛮姜豆蔻相思味。算却在,春风舌底”,蛮姜入汤,鲜辣诱人,入口舌底如沐春风,经久难忘。“江清爱与消残醉,憔悴文园病起”,饮下清冽汤汁,消解残醉,老病缠身的吴文英闻此味,病情已减,竟能起床品赏一瓯。呵呵,清早赶山,口含一片姜,不犯雾露清湿之气,可档山岚不正之邪。悠悠远去,一路轻歌!

姜有道行。王夫之自号姜斋,自谓“卖姜翁”,书房曰“姜斋”,著书《姜斋诗话》《姜斋文集》,一生姜辣品节。平日里效仿孔子,服食生姜保健,方与先师平寿。生姜主散,含辛辣和芳香气味的挥发油,抗菌、抗癌。干姜主守,为脏寒之要药。一经处理,大相迥别。炮姜减辛味,治疗肺痿:取姜块,武火急炒,至发泡鼓起、外皮焦黄、内呈黄色,喷淋清水少许,取出晒干。煨姜散其燥,和中止呕:用六七层纸包裹,水中浸透,置火灰中煨至纸包黄焦。如此健身益寿,怪不得王夫之有“最疗人间病,乍炎寒”的振臂惊呼!

白娘子冒死盗仙草救许仙, 据传,这仙草,就是生姜。看来,也只有大用之姜能担此重任了。(张富国)

[责任编辑:马敏]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今日看点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