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河南巧打“四张牌”:基础能力怎么建,城镇化路怎么走?


来源:人民日报

河南开封吸引城乡发展基金,要建涧水河重点工程。按计划,第一笔资金3月底必须到位,可出资方出现利益分歧,当月下旬才达成共识。正常申报工商注册,已然来不及。“心急如焚,头发一下子白了不少。&r

河南开封吸引城乡发展基金,要建涧水河重点工程。按计划,第一笔资金3月底必须到位,可出资方出现利益分歧,当月下旬才达成共识。正常申报工商注册,已然来不及。

“心急如焚,头发一下子白了不少。”基金承办人石锋说,幸亏河南自贸区成立,在全国率先实施“22证合一”商事改革。自贸区开封片区的审核人员进驻企业指导,一次申报,一小时发放执照。

自贸区挂牌,再次按下河南加速奔跑的“秒表”——

回顾省情,河南产业结构层次低、创新能力低、城镇化率低、基础支撑能力弱“三低一弱”问题凸显,转型正处攻坚期。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南调研,精准把握河南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重大关键问题,提出“发挥优势打好四张牌”的要求,即“以发展优势产业为主导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构建自主创新体系为主导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以强化基础能力建设为主导推进培育发展新优势,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

河南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将打好“四张牌”写进第十次党代会报告,制定五年行动计划,推出17个重大专项。

发展蓝图日渐清晰:以建设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网络经济“四个强省”为重点,推动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引领,构建现代创新体系;以提升现代化水平为方向,厚植发展优势,强化发展支撑;以中原城市群一体化、百城提质为抓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推动经济转型。河南保税物流中心“中大门”内,“全球买、全球卖”的跨境电商一派繁忙:通关效率由2015年的每秒2单,提高到每秒100单,峰值可达每秒500单。新理念引领新发展,去年,河南跨境电商进出口超过110亿美元,同比增长1倍以上;全省形成装备、食品两个超万亿元的优势产业集群、18个千亿级主导产业集群、142个百亿级特色产业集群;服务业增加值1.68万亿元,居中部六省第一;粮食产量稳定在1100亿斤以上。经济总量迈上4万亿台阶。

改革推动、开放带动、创新驱动。地处许昌的黄河集团,新开发石墨烯锂电池,充放电倍率比常规电池提高5倍,一次充电续航突破800公里。郑州中铁工程装备集团车间里,“大块头”盾构机有了圆形、马蹄形、矩形,可用于隧道掘进,也可“微创”地面,开发地下空间。河南加快众创空间建设,培育省级“双创”孵化载体221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总数30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达2500家,院士工作站254家。

以人为本,共享获得感。河南探索生态型、融合型、适度型、集约型、高效型“五型”城镇化路子,努力实现多级支撑、大小结合;产业带动、功能配套。百城提质工程首批筛选45个县市,总投资4300亿元。76.21万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今天的河南很出彩。

3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南调研,第一次提出要适应新常态,同时希望河南打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新驱动发展、基础能力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四张牌”。

“这‘四张牌’,切中河南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重大关键问题,为我们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中原更加出彩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河南省委书记谢伏瞻说。

产业结构怎么转

培育新动能,既要“老桩接新花”,又要“新土培新苗”

走进洛阳中信重工,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红砖厂房内,竟有极为精细的制造:大工匠谭志强率领团队,加工出口法国的驱动轴。轴长15米,翻转定位,误差不超过一根发丝的1/2!

传统产业的“老桩”,开出高档次的“新花”,可谓一波三折。上世纪90年代,企业因定位不准、包袱沉重,一度欠薪19个月。转型之路充满迷雾,该往哪里走?

“我们的优势是制造,干别人干不了的活。”中信重工公关部副部长任宏军说,公司聚焦重型装备、关键基础件,生产大型磨机、数控滚齿机群等;突出“核心制造+综合服务”,提供工程成套解决方案。2015年,中信重工收购唐山开诚,培育“新苗”——特种机器人。推出管道机器人、水下机器人等5大平台20多种产品,成为国内最大的特种机器人和智能装备研发制造基地。

中信重工如一个样本,展现了河南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的路径。按照“同类+关联产品集聚”“整机+零部件集聚”“制造+服务集聚”,河南重点培育10个新型制造业产业集群,令制造业整体素质倍增。与此同时,突出“融合”理念,培育跨境电商及网络零售等8个新兴服务业产业集群;聚焦“优质”产品,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解决工业全而不强、农业大而不优、服务业占比低等问题,必须打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牌,建设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网络经济‘四个强省’,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河南省省长陈润儿说。

网络经济是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这株“新苗”该如何培育?

参观河南众品食业股份有限公司,不见车间。大厅正中电子屏幕不断刷新“冷链马甲”网络数据:实时在线冷冻货车38090辆,冷库容量957万立方米。“‘冷链马甲’网把闲散的冷藏车、冷藏库聚集起来,帮车、库找货,帮货找车找库,把空车率降低10%左右。”董事长朱献福说,公司在养殖、加工制造、物流配送等环节,为客户提供优化方案,降低流通成本1600元/吨左右。2016年“鲜易网”平台交易额135亿元。

“河南发展网络经济,有优势,有基础,有平台,前景广阔。要推动电子商务、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和产业发展,打造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网络经济区域。”河南省常务副省长翁杰明说。

创新瓶颈怎么破

激发新活力,既要“建平台纳人才”,又要“改体制解困境”

创新,一直是河南的短板。平台少,人才难聚。全省高校进入“211”的只有一所,国家级研发中心数量不及邻省一半。全国1500多位两院院士,河南仅有27人。怎么办?搭建一个平台,引进一批人才,带动一个产业。

创建国家平台。河南全力建设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出台30条政策,投入近10亿元专项资金,安排28项省级重大科技专项。

搭建地方平台。洛阳高新区请来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设立先进制造业研发基地。研发公司董事长马明星说,不同于普通科研机构,基地采用“逆向创新”的模式,先摸清企业技术难题,反向匹配技术团队,而后引导产业化。“清华大学教授有一项工业固废处理技术,可用处理过的粉煤灰生产隔热板材、家具。我们牵线,教授与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把粉煤灰的价值从每吨几十元提升到上千元。”

自建企业平台。洛阳普莱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建设3个国家级研发平台,聘请兽医领域著名科学家田克恭担任研发中心主任。田克恭主持研发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为企业创造了近10亿元的销售收入。

洛阳市委书记李亚介绍说,洛阳实施创新平台、创新主体“双倍增”行动,着力培养河洛英才、河洛工匠,强化创新人才支撑。

机制不活,创新难激励。郑州机械研究所曾因科研收益“大锅饭”,影响创新积极性。为此,成立两个小型研发中心,绩效独立核算,成功开发环保型药芯银钎料,打破外国企业垄断。

体制不顺,成果难转化。河南优化创新生态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四链融合”。改变财政科技资金投入方式,对企业技术创新从原来的“评项目、前补助”转变为“定门槛、后补助”。积极开展“科技贷”业务,6家银行授信支持170亿元。

双创联动,创新主体如雨后春笋。在郑州高新区,有家金源创业孵化器,为创业者提供人才、技术、金融、上市等定制服务。成立以来,金源孵化器培育企业137家,并向开封、南阳等地输出孵化模式,建设多个创新平台。

数策并举,河南创新驱动取得硕果:获批知识产权强省试点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664家,创历史新高。智能机器人、高端矿山重型装备等重大技术和产品研发取得突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较上年增长14.7%。省级以上“双创”孵化载体221家。

基础能力怎么建

培育新优势,既要夯实“硬基础”,又要提升“软环境”

“五一”期间,郑州航展在上街区举办。40余架参演飞机通过海运、空运与郑欧班列分头抵郑;返程时,飞行队却大多搭乘郑欧班列。为啥?郑欧班列比空运省钱,比海运快了40天。

“郑欧班列每周3班去程、3班返程,常态化开行。屏幕上,实时显示每一趟郑欧班列的信息。回程、去程,是否携带冷藏车厢,一目了然。”郑州国际陆港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杨文俊说。

据介绍,郑欧班列是中欧班列中唯一双通道、双向常态运行的班列,总载货量、境内集货辐射地域、境外分拨范围均居中欧班列首位。2016年,郑欧班列全年开行251班,总货值12.67亿美元,同比增长75.7%。

交通,对地处中部的河南来说,是重要优势之一。河南厚植发展优势,加快建设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形”高铁网,全省铁路营业里程5371公里,建成高速公路6448公里。去年郑州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突破45万吨。

强化发展支撑,河南夯实信息、水利、能源基础。建成运营郑州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互联网省际出口带宽居全国第五位。积极部署大型数据中心、行业云平台等新型应用基础设施,区域性数据枢纽竞争新优势逐步形成。

在许昌市建安区陈曹乡的麦田,水柱滋润着麦子,田间却难觅人影。陈曹乡尚庄村支书尚水旺说,这里是许昌5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农业田,统一配备节水灌溉设备。地头建有智能井房,村民刷刷卡就能浇地,所以地里看不到人。

“跟以前漫灌比,省水、省钱、省人工。”尚水旺说,节水农业每亩地灌溉一次节水25立方米。之前,每亩小麦浇一遍水仅柴油钱就要四五十元,现在浇一亩地需要四五元。

有了硬基础,还需软环境。去年,河南打响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年PM10平均浓度12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2%;全年优良天数196天,比上年增加13天。今年,河南启动水污染治理攻坚战,建设森林、湿地、流域、农田、城市等五大生态系统,实现环保与经济相生共赢。

城镇化路怎么走

拓展新空间,既要“大小结合”,又要“以人为本”

农村尚有近5000万人口,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农村发展欠账较多,县城承载能力弱、产业水平低,长期困扰河南。

怎样抓“新型城镇化”?当先看规划。河南以中原城市群一体化为抓手,构建多级支撑、大小结合的集约型城镇化路子。建设郑州大都市区,提升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做大做强许昌、开封、新乡、焦作等次级中心,培育长葛、巩义等一批新兴增长中心。

在许昌市长葛,总投资600亿元、面积75.58平方公里的产业新城蓝图绘就。未来,这里将以电子信息、先进能源等产业为支撑,推动郑州、许昌融合发展。

以“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为抓手,培育主导产业,建设生态宜居环境,改善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城乡治理能力,提高综合承载能力。

许昌市委书记武国定说:“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在农村,深化‘三权’改革,维护进城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建立‘人地钱’挂钩机制;在城市,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和居住证制度双落地,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务。城乡‘一拉一推’,确保农民愿转、能转、留得下。”

53岁的周银定是许昌市建安区新元办事处周庄社区居民。3年前,老周从“村民”变成“市民”。政府按当地土地平均收益买断30年承包权,每亩地带附属物支付近12万元。进城后,在外打工的两个儿子回到身边。二儿子两口子兼职做微商,一年能挣十几万元。“水、电、路都比以前好,看病、上学走着就到,能不乐吗?”老周说。

河南全面取消“农业户口”,实行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2016年,河南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8.5%,比2013年提高4.7个百分点,城镇新增就业145万人。河南,已进入城镇化发展速度最快、质量最高、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时期。(记者龚金星、马跃峰)

[责任编辑:王聪儿]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今日看点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